银行贵金属业务暴增,黄金投资还能闭眼入吗?
随着黄金价格的不断上涨,贵金属投资逐渐成为投资者的新宠。特别是在2025年,银行的贵金属业务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下面EETRADE易投将详细解析银行贵金属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背后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市场趋势和政策影响。
一、银行贵金属资产规模大幅增长
根据最新的三季报数据显示,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9家披露了贵金属资产相关数据,其中17家银行的贵金属资产规模较年初实现增长。尤其是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的增幅尤为显著,南京银行的贵金属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了近120倍,而杭州银行则增长了超过15倍。这一现象表明,贵金属业务已成为多家银行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1、贵金属市场的火热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多次刷新历史纪录。截至11月3日,伦敦现货黄金eetrade.com和COMEX黄金的价格分别较年初上涨了超过49%和53%。与此同时,白银价格也表现不俗,年内涨幅达80%,尽管后续有所回落,但截至目前仍保持约65%的涨幅。这些价格的飙升无疑刺激了投资者对贵金属的需求,推动了银行相关业务的快速扩张。
2、银行贵金属资产的增长情况
在19家披露数据的银行中,有16家银行的贵金属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超过10%,12家银行的增幅超过50%,10家银行的增幅更是超过了100%。其中,南京银行的贵金属资产规模达到了72.01亿元,较年初的0.60亿元增长了119.14倍,成为三季度贵金属业务增幅最大的银行。
从存量规模来看,工商银行依然是贵金属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三季度末贵金属资产规模达到3854.3亿元,较年初增长85.09%。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紧随其后,贵金属资产规模分别为2074.31亿元和1541.05亿元。

二、银行贵金属业务的快速扩张
贵金属业务的快速增长,离不开银行在营销端的持续加码。近年来,银行通过推广投资金条、积存金等产品,进行费率优惠、延长交易时间等手段,不断吸引客户参与贵金属投资。
1、银行的营销策略
以南京银行为例,该行在2024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中提到,已开辟积存金新赛道,副行长陈谐介绍,金融市场业务是其“金字招牌”,并明确了托管、积存金、柜台债作为三大新增长点。此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纷纷推出优惠活动,吸引客户投资贵金属。
例如,工商银行在七夕节期间推出了积存金业务0手续费买入的优惠活动,建设银行则延长了个人黄金积存业务的交易时间,方便客户进行投资。
2、影响因素与市场前景
随着国际金价的持续上涨,投资者对贵金属的需求依然强劲。业内人士指出,这不仅有助于丰富银行的收入来源,改善盈利结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市场风险。贵金属业务的快速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更多的中间业务收入,成为其重要的盈利增长点。
三、政策影响与未来展望
尽管贵金属投资火热,但近期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的新规对黄金交易实施差异化税收管理。这一政策将对银行的黄金投资类业务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投资性黄金交易的税负较重,而非投资性黄金业务的税负相对较轻。这意味着,新的税收政策可能会抑制黄金投资,鼓励黄金的非投资用途。
1、银行应对策略
面对政策变化,银行需要及时调整战略,优化贵金属业务的结构,探索更多的非投资性黄金业务,以降低税负影响。同时,加大对客户的教育和服务,帮助客户理解市场变化,合理配置资产。
2、未来市场趋势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贵金属市场仍将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政策变化,合理评估风险,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
在黄金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银行贵金属业务的快速扩张为其带来了可观的非利息收入。尽管面临新的税收政策挑战,但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和提升客户服务,银行仍有望在贵金属投资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应关注市场动态,合理配置资产,以把握贵金属投资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