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AI估值泡沫破裂?科技股财报不够惊艳,华尔街大佬集体唱空
2025年11月4日,美国股市经历了黑色星期二,纳斯达克指数创下一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这场避险风暴的发生正值美国经济和政治动荡之际,持续时间破纪录的政府关门加剧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危机,华尔街对鹰派意外和AI估值泡沫的担忧促使投资者纷纷获利了结,高预期下的科技股财报也未能产生深远影响。
一、美股回调的背景
在科技股高估值的忧虑、市场广度狭窄以及美国政府关门僵局的多重因素影响下,美股出现了一个月来的最大幅度回调。标普500指数下跌1.2%,创下自10月10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不过,投资者不禁疑惑,为什么在政府停摆近一个月并刷新历史最高记录的美股,突然间会出现如此剧烈的回调?在经济数据真空的情况下,投资者的关注点已转向上市公司财报季,而Palantir等明星科技股的创纪录业绩本应进一步巩固牛市势头。
尽管事后分析未必令人信服,但资本市场的激烈反应确实暴露出了一些潜在的危险信号。

二、创纪录的美国政府关门加剧流动性紧缺
尽管美联储在10月的FOMC会议上宣布将于12月1日起结束已实施超过三年的量化紧缩(QT)计划,但金融系统中的流动性已处于危险边缘。美国银行的分析师呼吁美联储采取紧急措施注入流动性。
上周五(10月31日),担保隔夜融资利率飙升22个基点至4.22%,超过美联储设定的3.9%超额准备金率,这一利率的飙升表明市场资金紧张的状态已达到极限。
在上周五美联储常设回购工具使用量创下503.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后,该关键融资指标在本周一再次以147.5亿美元创下历史第二高。此外,美联储的储备金已降至2.85万亿美元,创下自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一些观点认为,美国政府的关门正在抽走市场流动性,其影响可与多次升息相提并论。政府停摆加速了美国财政部重建一般账户(TGA)的进程,过去三个月其在美联储的TGA账户余额从3000亿美元增至超过1万亿美元,达到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被美国政府吸走的这7000亿美元资金正是市场流动性紧缺的根源。
美银警告,资金面恶化的趋势具有自我强化的特征,若关键融资指标继续恶化,可能会引发类似2019年回购危机的负面事件。从资金流动性和市场情绪的角度来看,美股均面临下行风险。
三、科技股财报未能提振市场,AI估值泡沫引发担忧
Palantir被视为此次美股抛售的导火索,尽管其三季度业绩创纪录,并三度上调年度指引,但依然无法消除市场对高估值的担忧。富国银行的投资策略主管PaulChristopher表示,尽管第三季度财报季整体积极,但科技公司的期望似乎过高,失望的情绪产生了不成比例的负面影响。
Palantir的财报显示,这家“AI商业化第一股”在三季度实现63%的收入增长和51%的营业利润率,成为软件行业“40法则”破百的罕见公司。然而,分析师们仍对其超过600倍的市盈率表示担忧。
如果说Palantir的高估值可能不代表广泛的市场担忧,那么电影《大空头》原型人物MichaelBurry旗下基金对英伟达和Palantir股票的做空行动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考虑到85倍市销率等估值数据,D.A.Davidson表示Palantir的所有估值数据已完全脱离基本面。
摩根士丹利CEOTedPick和高盛CEODavidSolomon在一场金融峰会上也表达了对美股估值水平的担忧,预计美股未来可能出现10%至20%的回调。巴克莱指出,经历强劲涨势后,市场已显疲态,多数利好催化剂已释放完毕,加之对AI泡沫和美国政府停摆的担忧,导致了当前的市场走势。
四、鹰派意外与通胀风险
TradingKey此前提到,美联储、欧洲央行等全球主要央行正接近宽松周期的尾声,货币政策决策者对未来降息的态度愈发谨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上月降息25个基点后,强调了通胀上行的风险,并罕见地传达了较为强硬的政策立场——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
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银行分析认为,尽管国际贸易紧张局势逐渐缓和,但全球市场对通胀降温的看法依然过于乐观,多个价格上行压力可能会导致各国央行采取比预期更强硬的立场。德银指出,通胀的粘性不容忽视,经济活动数据强于预期显示的需求侧压力、货币宽松的滞后效应、关税通胀效应尚未完全显现、OPEC+暂停增产推升油价回升,以及主要经济体通胀依然高于目标的现实,都可能推升通胀反弹的风险。
种种迹象表明,全球央行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十分有限,“便宜钱”时代的结束将对风险资产构成压力。
综上所述,美股在经历“黑色星期二”后,流动性危机、AI估值泡沫以及鹰派意外共同构成了当前市场的主要风险因素。投资者在面对不确定的经济环境时,需保持警惕,审慎评估市场动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波动与挑战。

